自2016年以来,全国各地各种形式的小龙虾消费,将小龙虾的养殖热潮逐渐推向一次又一次的新高度,养殖面积迅速增长。但是,小龙虾养殖并不简单,不是你想养就能养的。
一、综合因素影响小龙虾产量
一是天气。小龙虾养殖重要的就是要环境稳定适宜。近几年的天气实在让人搞不懂,一会高温,一会降雨,再就来个高潮,电闪雷鸣,暴风骤雨,完了来个冰雹让人们“忘穿秋裤”,这些极端天气都会严重影响小龙虾养殖生产,造成的危害多、规格小、产量低。
二是地理环境。受水域条件及地理气候条件限制,全国各地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养殖小龙虾。苗种的侵略性也直接影响小龙虾的发展。
二、“五月瘟”是小龙虾养殖路上的拦路虎
“五月瘟”是小龙虾养殖户永远避不开的话题。每年的这个时候,刚好是成品虾大量上市的时候,然而也是养殖户最提心吊胆的一个月,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,今年较前几年发病情况明显提前了10天左右,目前已经有不少的田里发现死虾,且一直持续死亡。为什么会死虾?为什么会发病?各种说辞五花八门。
1、小龙虾“五月瘟”的危害与发展
小龙虾“五月瘟”近十年来暴发流行于湖北、江浙、安徽等主产区域。由于小龙虾养殖技术参差不齐,盲目加大投放密度,投饵量增多,水质环境变差,小龙虾死亡日渐突出。
2、小龙虾“五月瘟”的处理混乱
目前,各种病害对小龙虾的危害越来越严重,但是关于小龙虾疾病的研究比较少,并且进展很慢。现场的技术员以及技术推广人员、业务员也是仅凭一些长期的现场实战经验来推断如何进行病害防治,有效控制对策还是很有限的。提前10天持续死虾,还在刻意给小龙虾找病治病者有之。
很多情况下,小龙虾的病毒是潜伏感染的状态,即使小虾苗期间就能检测到白斑病毒病原的虾,养殖过程中注重管理,照样能养殖成功,不会使寄主致病或死亡,甚至没有病变迹象。
但是,在捕捞、运输和温度等环境条件突然产生急剧变化时,使小龙虾产生应激性、暴发性死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。
因此,在日常管理和处理中,一定要保证水环境的稳定性,不要过分影响小龙虾的正常活动,更不要刻意寻找各种疾病。不要一会儿是弧菌暴发,一会儿是红水、黑水,一会儿又是底质较差,还有的甚至不遗余力地给养殖户解剖小龙虾,刻意寻找小龙虾的肠炎(正常情况下,小龙虾都是一直进食的,所以胃和肠道里面一直有食物充盈)等。
3、小龙虾“五月瘟”的处理思路
小龙虾的死亡与两个条件相关。一个是气候,另一个是密度。
温度和很多病害都有关联,有些病害在不适合的温度下不可能发生,但是有些病害一到相应温度就很容易暴发,白斑病毒病就是在温度上升过程中,水温达到20~30℃的时候高发。
“五月瘟”实际上是一个综合征,各种外界的刺激因子对小龙虾都有一定的刺激,一旦小龙虾出现问题就开始闭口,在体质下降的前提下,给各种细菌入侵提供了机会,长期亚健康的虾在面对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刺激下,就会出现“忽然的死虾”,且由于虾本身含有相当高的蛋白质,在死亡后的很短时间内就会腐败,一旦健康的虾吃入其中的病虾,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,这也是为什么治不好且死虾一直持续的元凶。
在整个养殖过程中,大多由原来清澈的水质变化为低透明度或者浑浊;透明度前期很高的塘口,水中自然生长的沉水植物死亡在水底、腐败,引起的底坏、耗氧,或者栽种的伊乐草等植物出现暴塘、烂根、持续耗氧。诊断时,首先应该考虑水温、缺氧2个条件。
今天早上接到小陈的一个电话,他一个人有几个塘口,一个塘口因苗种卖出不畅,密度很大,现在就这个塘口在死虾。其他塘卖得多的,死虾情况还好。
虽然样本太少不一定就有用,但足以说明小龙虾的死亡与两个条件相关:一个是气候;一个是密度。
天气影响水质,密度影响体质。
据气象台报道,今年首轮高温天气来袭,接下来将是高温和强降雨轮流上场的时间段。这样的天气模式,将正式开起小龙虾死亡之旅。
近段时间,各服务区域内密度小的也爬坡,其他地方密度大的就死虾。目前死虾的主要原因是气温高、密度大、养殖户惜捕,总想用什么产品能够控制。
从今天开始,连续几天有雨,注意小龙虾爬坡,上草。
如果死虾,就是密度大了,对于虾密度大的塘口死亡率将大大增加。
没有什么救得了你,唯一能救你的小龙虾的是你自己,要抓紧时间增加地笼数量捕捞,让小龙虾不要死在自己的塘口,要上到餐桌上。另外,很多养殖户没看天气预报,天气不好之前没有做出相对应的应急措施,一定要及时使用解毒抗应激一类的产品。